了解PAM的反應條件和劑量要求有哪些
發布時間:25-01-12
瀏覽
次
PAM的平均分子量在幾千到幾千萬之間,鍵分子上有幾個官能團,它們在水中大部分可以電離。屬于聚合物電解質。根據其可解離基團的特點,可分為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和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PAM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幾乎不溶于苯、醚、酯、丙酮等一般有機溶劑。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幾乎是一種透明的粘性液體,無危險、無毒、無腐蝕性。固體PAM具有吸濕性,隨著離子度的增加,PAM的吸濕性增加,熱穩定性好;當加熱到100℃時,它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但當溫度高于150℃時,容易分解生成中氮,分子間發生亞胺化反應,不溶于水。密度:1.302mg/l(23℃),玻璃化轉變溫度為153℃,PAM在應力作用下表現出非牛頓流動性,陽離子和陰離子PAM分別適用于帶正負電荷的污水或污泥,生化法產生的活性污泥帶負電荷,應為陽離子,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用于處理帶有正電荷的污水或污泥,如鋼鐵廠、電鍍廠、冶金、洗煤和除塵,非離子型對陽離子和陰離子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單價非常昂貴,增加了處理成本。
PAM的反應條件和劑量要求:
1、絮凝池的功能。絮凝池的作用是將混凝劑加入原水后與水體充分混合,水中大部分膠體雜質失去穩定性,不穩定的膠體顆粒在絮凝池中相互碰撞凝聚,形成絮體,可通過沉淀法去除。
2.反應條件絮凝體的生長過程是一個小顆粒接觸和碰撞的過程。
絮凝效果取決于以下兩個因素:
1、混凝劑水解產生的聚合物絡合物形成吸附和架橋的連接能力,這取決于混凝劑的性質;
2、是小顆粒碰撞的概率,以及如何控制它們,使碰撞合理有效。
水處理工程專業認為,為了增加碰撞概率,必須增加速度梯度,而要增加速度梯度,必須增加水體的能耗,即增加絮凝池的流速。一方面,如果顆粒在絮凝過程中聚集并增長過快,將出現兩個問題:
1、如果絮體增長過快,其強度將減弱,在流動過程中發生強烈剪切時,吸附橋將被切斷,被切斷的吸附橋很難再次連續,因此絮凝過程也是一個限速過程。隨著絮體的生長,水流速度應不斷降低,以使形成的絮體不易破碎。
2、一些絮體的快速生長會大幅降低水中絮體的比表面積,一些反應不完善的小顆粒會失去反應條件。這些小顆粒和大顆粒之間的碰撞概率急劇降低,很難再次長大。這些顆粒物不能被沉淀池或過濾池截留。
3、要求在投加混凝劑的反應初期,盡量增加藥劑與污水接觸的機會,并增加混合或流速,根據水流與折板之間的碰撞,以及水流在折板之間的多次旋轉,提高速度,從而增加水中顆粒碰撞的機會,并濃縮絮體,在反應后期,為了減小速度梯度,可以獲得更好的絮凝沉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