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洗煤廢水處理中采用PAC與PAM效果更好
發(fā)布時間:25-02-05
瀏覽
次
在采煤中被開采出來的煤炭通常全含有部分雜質,可以通過加入浮選劑提高煤與雜質的分離效率,精煤浮選出來,尾煤沉降,然后通過沉降、過濾或離心來回收尾煤中的精煤。聚丙烯酰胺PAM應用在沉降過程中,從而固液分離。然后送到濃縮機中,清水由濃縮機的溢流回收并循環(huán)利用,粉狀精煤經過過濾和離心回收,在過濾和離心過程中再次加入聚丙烯酰胺提高分離效率。
一、洗煤廢水特點及處理目標
廢水特性
高懸浮物(SS):含煤粉、黏土、砂石等,濃度可達 5000-20,000 mg/L。
高濁度:顆粒細小且表面帶電,自然沉降困難。
化學需氧量(COD):主要來源于煤中有機物,一般 200-800 mg/L。
處理目標
實現 固液分離,回收清水循環(huán)利用(節(jié)水)。
降低污泥含水率(≤25%),減少運輸處置成本。
確保出水達標(如《煤炭洗選行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
聚丙烯酰胺(PAM)在洗煤中的技術應用建議
二、產品選型匹配
陰離子型PAM:適用于煤泥水中無機顆粒(如黏土、煤粉)的絮凝,推薦分子量800萬-1800萬。
非離子型PAM:適用于高鹽度或pH波動較大的水質條件。
陽離子型PAM:針對含有機質較高的煤泥水(如褐煤洗選)。
使用場景優(yōu)化
濃縮池/沉淀池:投加量0.1-0.5kg/噸煤泥,加速煤泥沉降,降低水中懸浮物(SS≤100mg/L)。
壓濾脫水:配合壓濾機使用,提升濾餅含水率(從30%降至18%-22%),減少運輸成本。
循環(huán)水處理:降低洗煤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濁度,減少清水補充量,節(jié)水率可達30%。
技術指導要點
小試先行:免費提供樣品,指導客戶通過燒杯實驗確定佳投加量及溶解時間(建議0.1%-0.2%濃度溶解)。
設備適配:推薦自動加藥裝置,避免人工投加不均勻導致的絮凝效果波動。
協(xié)同增效:與聚合氯化鋁(PAC)聯(lián)用,處理高濁度廢水時藥劑成本可降低15%-20%。
聚丙烯酰胺在洗煤廢水處理中通過精準選型與工藝優(yōu)化,可顯著提升固液分離效率,降低綜合成本。建議洗煤廠結合自身水質特點,采用“PAC+PAM”協(xié)同工藝,并配套自動化加藥系統(tǒng),實現環(huán)保與經濟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