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聚丙烯酰胺生產制備的全過程
發布時間:24-07-03
瀏覽
次
聚丙烯酰胺的生產過程簡單的可以歸為:丙烯腈+(水催化劑和水) →→聚合 →→丙烯酰胺粗品→→閃蒸→→精制→→后成了丙烯酰胺。說白了就是丙烯酰胺水溶液為原料,添加進去引發劑,進行聚合反應的一個過程。它可以演示為:丙烯酰胺+水(引發劑/聚合)→→聚丙烯酰胺膠塊→→造粒→→干燥→→粉碎→→聚丙烯酰胺產品。聚丙烯酰胺是目前工業上極為重要的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之一,在工業上通常采用水溶液法,反向懸浮聚合法來生產聚丙烯酰胺。下邊鞏義億騰公司將對這些疑問給大家做以分析。
水溶液法:
1.聚丙烯酰胺是采用丙烯酰胺為單體,通過過氧化苯甲酰(BPO)引發聚合而成的。操作過程如下(或者你可查找有關高分子化學的書籍):在三頸瓶中,將丙烯酰胺溶解在蒸餾水中(10%濃度),開始向體系通入氮氣,30分鐘后,加入一定量的BPO(BPO的投加量視你想得到多大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而定,BPO加得越多,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就越小),裝上回流冷凝管、攪拌裝置,開始攪拌,并在同時水浴加熱至50℃左右,反應開始,反應中應持續通氮氣。隨著反應進行,體系粘度增加。1小時后,反應停止。
2.將反應物倒于燒杯中,向燒杯中緩緩加入無水乙醇或丙酮,并不斷攪拌,這是聚丙烯酰胺開始析出,當不再有白色固體析出時,將所得的白色固體于紅外燈下烘干,研磨至粉末裝即得聚丙烯酰胺。所得的聚丙烯酰胺通過測定粘度可以得出分子量(一般分子量500萬左右);使用BPO前,應用丙酮進行重結晶提純后置于干燥器中陰冷處保存,否則聚合反應很難開始。
反相懸浮聚合法:
反向懸浮聚合法是制作聚丙烯酰胺如今使用廣泛、技術相對成熟的方法,采用強烈攪拌將單體或單體混合物分散在介質(介質為有機溶劑)中,成為細小顆粒再進行單體、引發劑、有機溶劑和分散穩定劑的聚合。當聚合完成后,經過沸脫水、分離、干燥可以得到微粒狀產品。反向懸浮聚合法得到的產品,固體質量分數>90%,聚合率>95%,單體殘留量<0.5%,產品粒徑在10-500微米之間,產品的水溶性良好。
該方法因為工藝簡單,操作控制方便,聚合熱易于去除,聚合物易于分離、洗滌、干燥,產品純凈、均勻、穩定,容易實現工業化。但是反向懸浮聚合法在工業生產中也存在著問題,首先受攪拌轉速的影響很大,容易聚結,發生凝膠,共沸時體系不穩定,出水時間長等缺點。還有出品粒徑分布較寬,大量的有機溶劑使用,生產操作的安全,聚合成本太高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反向懸浮聚合法在很少在國內用于生產聚丙烯酰胺。
為支持《新廣告法》實施的“極限話”用語“違禁詞”規定,本廠已經排查修改明顯區域禁用詞,但不免遺漏,本廠頁面中等含有極限“違禁詞”介紹的文字立即失效,不作為商品介紹描述的依據,不支持以任何以極限化“違禁詞”為借口投訴商家違反“廣告法”等變相勒索索要賠償的違法惡意行為!